最近这阵子,我坐镇在北京几家KTV的DJ台,感觉比往年任何时候都热闹。后台的招聘信息贴得比海报还醒目,前台的小妹们忙得脚不沾地,电话铃响个不停。说实话,这景象让我挺感慨的,毕竟我在这行摸爬滚打快十年了,还是头回见这么大规模的“招兵买马”。我那几个在圈子里混饭吃的哥们儿,最近也一个个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不是在面试就是在收拾行李准备跳槽。这股招聘热潮,到底是怎么来的?它又意味着什么?今天,我就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。
要说这需求量大,可不是我瞎说。就拿我常去的“蓝调港湾”来说吧,上个月一口气招了十几个DJ,从初级到资深都有。我隔壁台的“老炮儿”王哥,那可是业内响当当的人物,按理说早该坐稳江山了,结果最近也接了两个新店的外场,忙得飞起。还有我那个刚毕业的小学弟,通过我内推去了“星光之城”试镜,人家那边的HR直接跟我说:“我们这月预算全砸在DJ上了,只要你能来,待遇绝对让你满意。”这话听着挺夸张,但确实反映了市场的急切。
这背后,我觉得原因有三。
首先,得说说这疫情。前几年大家都不敢出门,KTV这种聚集性娱乐场所基本歇菜了。现在政策放开,消费需求一下子就反弹了,而且是集中反弹。你想想,憋了三年的嘴,能吃能喝能玩的机会多了,谁不想去嗨一把?KTV作为夜生活的主阵地,自然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。很多店以前可能就两三个DJ轮班,现在为了满足高峰期的需求,恨不得把整个北京城的DJ都招来。我注意到最近很多店都在强调需要懂外语的DJ,尤其是那种能来段英文Rap或者放点日语J-Pop的,那家伙,待遇确实提高了不少。不过,这要求也把不少老DJ给难住了,毕竟年纪大了学新东西慢,还得兼顾传统曲库,压力山大。
其次,是消费模式的转变。现在的年轻人,尤其是90后、00后,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唱歌,更是一种体验,一种社交。所以现在很多KTV开始搞主题包间、VR体验、乐队驻场,这些新花样都需要懂技术的DJ来配合。我上次我朋友跳槽去一家新开的店,那叫一个时髦,什么智能点歌系统、灯光音响全升级,但他跟我说,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,还得研究各种软件操作,累得跟狗似的,工资是涨了,但那精神头,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。这背后,其实是行业在升级,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。
最后,我觉得跟这波“国潮”兴起也有点关系。现在大家越来越爱国货了,很多KTV也开始挖掘本土音乐,什么民谣、摇滚、说唱,只要能吸引年轻人的,都往台上放。我认识一个老牌DJ,本来想退休了,结果看到新店招人,待遇好,而且能让他玩转那些老歌新编,就又回来了。他说:“现在这行,只要你能把老歌玩出新花样,年轻人照样买单。”这话听着有点像鸡汤,但确实是个事实。所以你看,这波招聘热潮,其实也是行业在寻求突破的表现。
这种招聘热潮,对咱们从业者来说,影响还是挺大的。好处显而易见,工作机会多了,选择空间大了,待遇也水涨船高。我身边不少DJ都趁着这波红利,涨了工资,买了车,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但坏处也同样突出,竞争加剧了,工作强度也大了。以前一个DJ可能管几个包间,现在可能得同时伺候十几个,还得时刻准备着换歌、调音、跟客人互动,那精神压力,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。我有个哥们儿,以前是酒吧的DJ,现在跳槽去KTV,天天熬夜,没几天就瘦了一圈,还老失眠。他说:“以前在酒吧,大家喝多了就瞎闹,现在在KTV,客人喝多了还指望你逗他开心,这哪是当DJ,简直是当服务员。”
行业生态也在发生变化。以前DJ的地位挺高的,毕竟掌控着整个场的节奏,现在有些店为了拉客,把DJ当成了“迎宾”,还得负责点单、收银,那叫一个累。而且,薪资水平也开始分化,那些能跟上时代步伐、掌握新技能的DJ,工资能拿到两三万,但那些固步自封、只会放老歌的,可能就只能拿几千块,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这让我想起一句话:“在这个时代,不进则退。”
说实话,看到这股招聘热潮,我心里挺复杂的。一方面,我替那些想入行或者想转行的人高兴,毕竟机会难得;另一方面,我又替那些被这股浪潮裹挟的同行们担忧,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这快速的变化。如果非要说点建议,我倒是想跟那些正在考虑进入或者转行该行业的人说几句心里话。
首先,你得有真本事。现在这行,光会放歌已经不够了,你得懂技术、懂营销、还得会跟客人打交道。如果你只会放几首老歌,那对不起,你可能要被淘汰了。所以,如果你真心想当DJ,那就得下功夫学,无论是学习新的播放软件,还是研究最新的流行音乐,甚至是学点外语、学点灯光音响知识,都是必要的。

其次,你得有好的心态。这行很辛苦,尤其是刚入行的时候,你可能要熬夜、要加班、要面对各种奇葩的客人,甚至还得忍受老板的责骂。如果你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,很难坚持下来。所以,在决定入行之前,你得先问问自己,是否真的热爱这个行业,是否能够承受这份压力。
最后,我觉得还得有点眼力见。现在这行业竞争激烈,你要想脱颖而出,就得有点自己的特色,比如能玩转某种特定的音乐风格,或者能跟客人打成一片,或者能搞出一些新花样。如果你能在这方面做得比别人好,那你就有了竞争力。
当然,说了这么多,其实都是些套话。真正要做得好,还得靠你自己去摸索,去实践。就像我开头说的,我这只是个DJ,对行业的一切了如指掌,但我毕竟不是每个人,我的经验也未必适合你。所以,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你手里。
这行啊,就是这样,充满了机遇,也充满了挑战。就像这音乐,有高音也有低音,有欢快也有悲伤。你要想在这行里混出点名堂,就得像弹奏一首好歌一样,既要掌握好节奏,也要处理好每一个音符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希望那些正在这条路上奋斗的人们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段旋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