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“北京高端夜店商务模特”这几个字,我心里头总是有点复杂的滋味。这行当,说好听点是时尚圈的延伸,是体验京城夜生活的一种方式;说难听点,夹在光怪陆离的生意和形形色色的客人中间,能守住底线、挣到体面钱的,没几个是省油的灯。我在这圈子里摸爬滚打这些年,带过的模特不少,有被捧上天的,也有默默无闻回老家结婚的。每次看到新的招聘信息,我总忍不住想,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。
先说说我看到的这些招聘信息。嗯,通常来说,它们会写得挺“规范”:年龄,一般要求不大,二十出头到二十五六岁吧,不能太嫩,也不能太老,毕竟这是个看脸和状态的行业;身高,女的基本上都在168以上,男的可能要求高点,180起步,显高显精神;经验,有的要求有相关经验,有的则说“形象气质佳者亦可”,这后面的话,懂的人自然懂,其实就是看眼缘,看那股“劲儿”。工作内容嘛,无非就是穿着品牌服装拍照、出席活动、或者就是去店里“走秀”、“互动”,提升氛围。但说实话,这些文字背后,藏着的东西可多了。
就拿外貌和气质来说,这不仅仅是“好看”那么简单。北京的高端夜店,客户层次参差不齐,有煤老板,有海归,有时尚圈的人,也有纯粹来“解闷”的。所以,这里的商务模特,不能只有一张漂亮的脸蛋,还得有“范儿”,得会跟各种人打交道。我认识的一个姑娘,叫小雅,第一次去某个顶级会所的时候,就吃了亏。她长得是标准的大美女,但太“学生气”,穿着品牌服装站在那里,跟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,几个客人甚至觉得她“假”。后来我教她怎么笑,怎么跟人眼神交流,怎么用肢体语言表现自信,她才慢慢找到感觉。所以说,所谓的气质,很多时候是教出来的,是经历堆砌出来的。招聘信息里要求的“沟通能力”,其实更多的是指这种察言观色的本事,得知道什么时候该热情,什么时候该保持距离,什么时候该“读空气”。
说到这里,我不得不提一次带新人的经历。有个叫小琳的姑娘,刚毕业,家里条件一般,来找我希望能做这个。小姑娘人特别单纯,也特别努力,就是有点缺乏安全感。刚开始去几个店,她总是紧张得手心冒汗,说话磕磕巴巴。有一次,遇到一个喝多了的客人,非要拉她合影,她吓得脸都白了,差点跑开。我私下跟她说:“小琳,你得明白,这里不是学校,没人会因为你紧张而同情你。你要么就拿出气势来,要么就学会保护自己。”她听进去了,后来有客人骚扰,她会直接但礼貌地拒绝,甚至学会了用眼神示意保安。那次经历让她成长很快,但也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。高端夜店,光鲜亮丽背后,这种隐形的压力和风险,是很多新人没意识到的。

那么,做这个工作,到底值不值?机遇和挑战怎么平衡?我觉得吧,机遇肯定是有的。高薪是公认的,尤其是在那些顶级会所,做得好,一个月挣个几万十几万不是难事。另外,能接触到各种时尚资源,认识不少圈内人,对个人成长很有帮助。我带过的一个模特,后来自己开了个小小的时尚工作室,就是靠着在夜店积累的人脉和经验。但挑战也是巨大的。工作强度大,经常要熬夜,还得时刻保持完美的身材和状态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行业鱼龙混杂,遇到素质不高的客人,甚至可能面临人身安全的风险。所以,我的建议是,想做这行,得先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承受这些。别光盯着高薪,得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,是不是能守住底线。

说到核心竞争力,现在这个时代,光有脸蛋和身材已经不够了。我的看法是,未来高端夜店的商务模特,核心竞争力应该是“情绪价值”的提供能力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不仅仅是好看,还得能懂客人,能调动气氛,能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。这需要情商,需要同理心,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。说白了,就是从一个“花瓶”升级为一个“情绪管家”。这要求很高,但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吧。
话说回来,每次看到这些招聘信息,我总觉得,这行当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和欲望,也照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。对于有志者,我的建议是,别被光鲜的外表迷了眼,深入了解这个行业,做好心理准备,然后,保护好自己,努力发光。至于能不能成功,谁也说不准,但至少,你得先问问自己,你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?嗯,大概就是这些想法吧,想到哪儿说到哪儿,也没啥条理,但都是我这些年在圈子里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悟。
